原版游戏的官方名称叫做“米勒山谷的狼人”,我觉得可能更接近于我们现在玩的剧本游戏。”所以,我更倾向于认为原版的狼人杀更像是一个RPG,特别在新月事件这种随机因素的加持下,游戏像是一个没有剧本的话剧,双方在各种随机因素的影响下(当然随机因素包括来自游戏内部的新月事件和来自游戏外部的玩家影响),通过随机发放的角色牌来推动每一盘游戏的进行。
1、如何看待狼人游戏、杀人游戏这类以逻辑分析、说谎、考验洞察力为主的桌游?
感谢您的邀请我回答这个问题说起现在在全国流行的狼人杀,我更愿意把它比作美式中餐或者中式西餐,因为它和国外的设计者设计的游戏初衷不太一样,我们玩到的游戏是经过了大量玩家的改良以便适合游戏在国内的推广。原版游戏的官方名称叫做“米勒山谷的狼人”,我觉得可能更接近于我们现在玩的剧本游戏,从原版游戏说明书的背景介绍就可以看出些端倪:“在荒原的东边,小村庄米勒最近成为狼人的目标。
在村庄失去其最后的居民之前,村民必须集中自己的智慧来消除这场新的“瘟疫”,恢复村庄原本的样子,”“秘密的信使们,冒着他们的生命危险,让我们了解到这场可怕的威胁将如何发展,当然一些有特殊能力的人物也加入了这场消灭狼人的战斗!”所以,我更倾向于认为原版的狼人杀更像是一个RPG,特别在新月事件这种随机因素的加持下,游戏像是一个没有剧本的话剧,双方在各种随机因素的影响下(当然随机因素包括来自游戏内部的新月事件和来自游戏外部的玩家影响),通过随机发放的角色牌来推动每一盘游戏的进行。
但是这并不是我们今天的主题,我们今天只讨论经过国内玩家改良后的狼人杀游戏,当然不可否认的是,游戏中存在适度的游戏推理,但是逻辑因素在经过国内改良版的狼人杀中,依然不是一个主导性因素,首先我们先讨论一下什么叫做“逻辑”,我们在这里使用的“逻辑”一词是指思维的规律性,通俗来说,就是通过一个因,得到一个果。
举个例子:万达广场停车场爆满,所以今天去万达广场玩的人很多,这种结论的产生适用于绝大多数的情况,所以我们认为这种推理在逻辑上是成立的。如果读者认为这个原因不能百分之百推导出结论就认为该推理不成立,我再举个例子方便大家理解,光的双缝干涉实验证明了光是一种波,光的衍射实验证明了光是一种粒子,这两个推导都是正确且是互相矛盾的,所以我们在现有的物理研究的水平下,只能推导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这一略显矛盾的性质,但是这并不影响这两条命题在逻辑上的成立,
解决了这个问题,我可以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来证明以上观点,在我们平时玩的游戏中,我们能经常看到这两种观点的碰撞,“这个人发言太差,完全不是预言家的心态,所以他一定是在焊跳”,“这个人发言这么差,他的队友一定不会安排他出来焊跳,所以我觉得他应该是个预言家”。我想这两条推导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在游戏当中,我们明确的知道在两个对跳的预言家当中,一个是真的一个是假的,我们不能够认为某一个跳预言家的人同时具有预言家和狼人的两个属性(薛定谔的预言家?).所以,我们通过逻辑推导根本得不到我们想要的结论,只是在两条都正确的命题当中选择了一个我们愿意相信的并通过大量的言语重复去给其他玩家去洗脑,来达到自己本来想达到的目的而已,
或许这个例子不能够说服很多读者,我可以在举出一个较为复杂的例子,比如你是一个预言家,当警上前置位的狼人发了你昨夜金水一个金水,你会在后置位得到什么信息呢?从正面来说,警上的好人较多,所以他赌心态去丢了一个后置位金水,来达到他包括但不限于提高自己力度的目的;当然从反面来讲,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警上后置位存在他大量狼队友,他只是想通过这个行为来让好人认为警上后置位好人较多来达到他牺牲一人保护自己队友的目的。
我们知道,在一个推导过程中,结论是唯一的,不存在结论既黑且白的情况,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通过一个原因(狼人给警后好人丢金水这个行为),却推导出两个截然相反的结论,所以在逻辑上,这种推理便是不成立的。证明至此,我们便又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那我们在游戏中,如果不是靠严密的逻辑,那到底是通过什么来推动游戏的进行呢?我认为,我们现在所玩的狼人游戏,与其说我们在进行严密的逻辑推导,不如说我们在进行心态上的博弈,这个博弈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因素,类似于蝴蝶效应,通过场上发生的一个又一个事件来推导甚至是猜想出事件之间的关联性,以及狼人设计出来的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