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游戏的发展史,你知道手机的发展史吗

大圈圈 3 0

12-2013年,上线的手机游戏已经超过1000款。根据数据显示在手机游戏荒的2018年,中国玩家每人每年的游戏付费将近1000块,也就约等于一个玩家每年都会购买EA家的战地和动视的使命召唤这两部年货作品,而且还都买的终极版,游戏,是游戏工业化极度发达以后产生的产物,他需要企业拥有充足的资金、丰富的经验以及足够的人力,这并不是一家独立工作室能够胜任的。

1、你知道手机的发展史吗?

我的《国产手机发展史》已经更新了20多家厂商,目前还在更新当中,计划是70多家厂商。在这个之前,为了方便了解中国的通讯发展历程,我还写了6期的《中国通讯发展史》,内容很全面,寻呼机、电话、电报、移动电话、1G到5G等都做了详细的讲解。如果各位刚好也比较喜欢手机发展历史,又恰好找来找去,都找不到全面又详细的文章,可以关注我写的文章,国产的各种品牌都有,绝对是全中国最全的手机发展史,

2、有人认为是手机游戏扼杀了中国3A游戏发展的土壤,你认同这样的看法么?

emmm这确实是一个比较有争议的问题,关于中国游戏产业与3A游戏之间的关系从好几年前玩家们就开始争论不休,其中也不乏一些身处游戏行业第一线的工作者发表自己的看法。在去年4月份的时候网上出现了一篇名为《为什么中国不会有3A游戏》,这篇文章倒是引发了不少游戏玩家们的共鸣在网上掀起了不小的探讨风潮,文章中的核心思想就是:由于目前软件技术已经发展到了极限,3A游戏的画质基本已经到达了瓶颈期研发成本越来越高,再加上手游低成本高回报的表现,全世界的各大游戏公司都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手游领域。

而中国作为手游最先兴起的国家厂商们为了追逐利润,更加不可能去制作3A游戏,从而推断出手游的发展扼杀了中国3A游戏发展的土壤,所以中国永远不可能制作出3A游戏,那么大麦想就这篇文章的核心观点来说说到底手游会不会扼杀中国3A游戏发展的土壤?3A游戏的载体到底是什么?关于什么是3A游戏我觉得没必要在和大家详细解释了吧,简单来讲就是高制作预算、高行销成本的游戏。

一般来说玩家们都默认3A游戏只会出现在PC端和主机端这两个平台上,毕竟以现在的技术手段,能支撑起3A游戏的设备也就只有PC和主机了,因此玩家就有了一种先入为主的概念,只有在PC和主机上的游戏才是3A游戏,在手机上的游戏就肯定不是3A游戏。不过我们也不可否认,由于目前手机性能还远比不上PC和主机平台,因此在移动平台还没有能称得上3A的游戏,

但我们去看一下十年前的3A游戏《使命召唤》,其实现在不少手游的画质已经超过他了,而现在不少手游的CG也都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准。因此探讨3A游戏,如果我们将游戏和他的载体分离开,换一个角度想或许手机上也能出现3A游戏呢?至少我们现在以一些比较顶尖的手游画质去对比十多年前在主机和PC平台上的3A游戏,手游是毫不逊色的,

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年来,手游也在不断进步,游戏的品质在飞速的提升,终有一天手游也会开始向更高品质的方向发展。只不过由于机能的限制,手机可能永远比不上PC和主机的性能水平,但是或许在十年之后,我们能在手机上玩到堪比神秘海域4画质的手游呢?从商业角度去看目前来说,PC平台和主机平台的3A游戏已经进入了发展减速期,从2012年到2019年来,这两个平台的游戏发展速度都在逐年下降,而移动游戏产业的增速却在逐年上涨,

预测到2021年左右,移动游戏的市场占有量能达到59%!目前,两大平台的3A游戏的销售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各大厂商迟迟不敢逾越60美元的售价,后来就诞生了销售DLC的方式来曲线救国。如果真的将一款游戏的全DLC买齐的话可能总价格会是游戏本体的1.5到3倍左右,而即使这样一款销售60美元的3A游戏最终平均能从一个玩家身上所获得的销售额大概也就是400到500人民币左右,其中包括了游戏里面用于装饰的内容内容。

然而根据数据显示在手机游戏荒的2018年,中国玩家每人每年的游戏付费将近1000块,也就约等于一个玩家每年都会购买EA家的战地和动视的使命召唤这两部年货作品,而且还都买的终极版,目前,中国玩家的正版意识越来越强,而游戏的付费意愿也在逐年提高,尤其是新兴的90后和00后玩家。而这一批玩家和过去的八零后可完全不一样,他们有些人没有经历过中国网游恶性增长的年代,甚至不少人根本不了解传奇或者奇迹这样的游戏。

标签: 发展史 手机游戏 手机 手机游戏的发展史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