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游戏是可以买断的,不过大部分都是独立游戏工作室的作品,比如《蜡烛人》、《艾希》、《中国式家长》、《光明记忆》、《太吾绘卷》等等,都是质量上佳的单机游戏作品,可是唯独看不见国内大游戏公司买断制作品,不免有些悲哀。因为网页游戏是网络游戏的一种,他是全国联网,甚至是全世界联网的游戏。
1、原神为什么不做买断制,中国游戏就真的不能买断吗?
《原神》自从官方演示视频出来以后,就一直争论不断,抄袭的声音不绝于耳,在最近的二次测试中,《原神》中新角色的获取将采取抽卡的机制,又回到了常见的十连抽必定获得某个强力物品的套路,让不少玩家大感失望。只能说《原神》从立项之初,米哈游或许已经决定了将其作为一款网络游戏来开发,并且以众多的游戏作为借鉴,最为明显的就是《塞尔达传说》,画风、道具、界面都极度相似,也有着一个宏大的开放性世界,如果他们足够膨胀的话,可以选择将其设计为一款买断制的游戏,主要还是风险性实在太大,一是国内游戏环境,二是忠实玩家们的抵制,
米哈游野心是很大的,《原神》将会登陆全平台,如果在做成跨平台联机,服务器网络费用也会是一笔不菲的支出,如果光靠买断制是挣不回来成本,还是得依靠内购来细水长流。毕竟它没有任天堂那种的实力,人家是既挣主机的钱,又挣游戏的钱,中国游戏是可以买断的,不过大部分都是独立游戏工作室的作品,比如《蜡烛人》、《艾希》、《中国式家长》、《光明记忆》、《太吾绘卷》等等,都是质量上佳的单机游戏作品,可是唯独看不见国内大游戏公司买断制作品,不免有些悲哀。
2、有人说国产端游和手游收费模式不使用点卡制或者买断制,这是为什么,你怎么看?
来自情报姬团队繁小凡的回答这个问题得分开来说,先说国产端游收费模式,首先国产端游是既存在点卡制也存在买断制的,之所以不被人所知或者知之甚少的原因,大家想想也知道,无非是内购模式当道,掩盖了其他付费模式的光辉。《辐射:避难所》中的内购模式再说到为什么不采用,首先买断制的端游是被扼杀在了业界发展早期,也就是国产端游的萌芽期,
好死不死的和国产盗版兴盛时期撞在了一起。当时业界悲凉到正版游戏赔钱价出售都买不过盗版,所以买断制端游也就从此一蹶不振了。盗版猖獗让正版消失,正版消失让盗版崩塌,游戏产业因此走向衰弱的转折口。而点卡制的不兴盛,一定程度和国民传统观念和国内端游受众程度有关,对于网民而言,点卡制消费意味着游戏时长越长收益越大,而点卡制消费曾经也的确兴盛过一段时间,最知名的就是《梦幻西游》。
但是点卡制消费的弊端就是对游戏玩家时间要求过长,通常要求玩家有稳定的,大段的空闲时间来玩,简单来说就是太肝,而在传统观念里,玩游戏是被视为不务正业的。点卡制消费是在花钱的基础上,还要花上大量时间,而真正符合这两项要求的玩家人群,应该是有稳定工作时间和收入的社会人士,可惜当时的点卡制网游却在最不符合的青少年人中流行了起来(某种意义上,点卡制的兴盛也算是搞坏了国内游戏产业风评的一个原因)。
受众定位偏颇加要求的苛刻,也就说,点卡制是慢慢被淘汰掉的游戏收费模式,然后是手游的收费模式。首先要清楚手游本身的定位是利用闲散时间来玩的游戏,它本身的性质就和点卡制的消费模式相抵触,就算现在手游普遍有“变肝”的倾向,但他实际能玩的游戏时间是无法稳定下来的(体力、能量等设定限制游戏时间)。所以与其说手游不使用点卡制收费是现象,不如说是一种常识,
真要有大厂愿意试试姬反正不拦了。至于手游买断制,倒不是它不好,应该说是还没有盛行起来,国内的游戏产业从90年代滑铁卢大断层之后,剩下的基本都开始沿袭国外的运营模式,而作为千禧年之后才开始出现的手机游戏自然也是顺从着这一规律,事实上,手游买断制现在就算在国外也不怎么多,现有的买断制手游基本还是独立游戏进行平台移植后的产物,处境也不怎么好。
标签: 买断制游戏是什么意思 买断 原神 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