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黄文择黄文择,霹雳布袋戏口白,黄俊雄大师之子,黄强华的弟弟,他是霹雳的灵魂人物,布袋戏十分注重口白,因为戏中人物,无论男女老少,神人鸟兽,都出自一人之口,故而,经常用口白担任者的名字来给布袋戏命名,比如神魔布袋戏又名萧建平布袋戏,金光又名黄俊雄布袋戏,霹雳也叫做黄文择布袋戏。
1、如何评价《霹雳布袋戏》?
我觉得《霹雳布袋戏》颇有点中国动漫的感觉。虽然刚开始看会不明所以,以为是小孩子看的的东西,但其实只是拟人化的电视作品罢了,从1988年发展至今,不仅没有消声灭迹,反而越来越被大众熟知,而且还在国际上屡获大奖,真是特别骄傲。首先,内容很重要,布袋戏的背景是传统的中原武侠剧情,还加入了东方特有的仙侠系统。
中原之中,既有打小修炼的武林高手,也有道儒佛三个教的得道高人,不仅在这个偌大的江湖中切磋武艺,争名夺利,也包含着很多道法,武学、术法、轮回,简单来说就好像是习武之人的江湖和修炼之人的江湖的结合体,而且每个人物也并不像戏中都是片面的。好人就一定是拔刀相助的正义之士,坏人就是万恶不赦的大奸之徒,人物更加的丰富和立体,就像人性也是多方面的一样,有可能最开始的时候会觉得这个人很好,但其实最后是个大反派,所以剧情很吸引人令人欲罢不能,
另外,技术也在一步步的提高。最开始拍出来的手法是很粗糙的,而且场景也简单,就是两个人举着木偶在那录像,但是随着发展,也与时俱进了,不仅手法越来越好,场景也越来越真实,还会运用一些钢丝绳和CG效果加成,画面也越来越好看了,更能迎合现在年轻人的口味,这真是别具一格的作品,丝毫都不输给其他国家的那些,有文化深度、有广度,更难得的是这么长时间的坚持和创新。
2、是什么因素,让你一直钟情于霹雳布袋戏的呢?
喜欢布袋戏的人,多少都对“江湖”有所向往,说实话,看过布袋戏之后,会觉得现在的很多“武侠剧”都入不了眼。因为满是高颜值而没有侠义感的江湖,一点也不有趣,比如霹雳里的“双邪”,到现在想起来还能让人呼吸一窒。觉得很神奇的一点是,表情以及肢体语言都比较有限的木偶,却反而能感受到他们的意气风发,或愁肠百结,或深沉心机,
操偶师真的非常值得敬佩。除了依靠剧情来塑造人物以外,霹雳还会给相对重要的角色准备诗号、角色曲,甚至有些角色可以从他的名字就看出大致个性,比如“佛剑分说”,也有很多角色本身占的戏份不多,却因为角色曲让道友们久久难以忘怀,比如“花瑟秋风”。真的真的非常感谢黄董黄大的传承、以及各位编剧、雕偶师、操偶师、摄像、后期等等等等工作人员,霹雳真是太棒啦(虽然最近老是把过去难得退隐的角色拉出来,让我有点忧心),
3、我觉得霹雳布袋戏剧情、人物、特效都非常精彩,可是现实生活中看的人那么少,为什么?
我感觉在大陆,霹雳布袋戏的影响力比较小,知道霹雳布袋戏的人就很少,而这不多的知道的人又未必都看。我也是无意间才知道它的存在,霹雳风云榜作者:林白霹雳布袋戏长久以来,一直是金庸、古龙之外的武侠第三极,霹雳主角素还真、剑子仙迹、一页书等,也成为比肩杨过、令狐冲、小鱼儿、楚留香等的超级武侠偶像,其爱好者自称为“道友”,忠实程度媲美于金迷、古迷。
但由于霹雳布袋戏门槛高,世界“藩篱”严密,外人加入往往极难,为此,黑江湖特别约请本公号专栏作者林白,推出“一口气看完大半个霹雳”系列,从各个角度入手,一则慰广大道友相思之苦,二来投石引路,寻找新的道友——看过本文,相信也许从未听说过霹雳的你也会感受到霹雳的巨大魅力。榜一缔造霹雳世界的五大人物(或团体)NO.5霹雳编剧组霹雳世界观宏大瑰丽,人物立体丰满、故事情节逻辑严密,口白(台词)辞藻优美,诗词造诣深厚,
出场数千人物,几乎每人都有自己的专属诗号,有人说,看霹雳布袋戏,就等于同时欣赏引人入胜的故事,优美醉人的风景,辞藻优美的描景散文,意境高远的诗词集锦,是音诗画的完美结合。如果将霹雳戏中所包含的文化元素看做天,天则高不见顶;将其中的世界观构造看成地,地则广袤无边!而霹雳的编剧们就是这辽阔天地的建造者,一砖一瓦皆出自他们的妙笔勾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