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游戏厅全都是盗版游戏,游戏厅老板为了让大家熟悉游戏名字,也会贴出一些比较山寨的名字。于是那时候就有什么空中魂斗罗,海洋魂斗罗,星际魂斗罗....而街机游戏厅中的《午夜攻击》也被取名为《午夜魂斗罗》骗了不少玩家的游戏币,不过这款游戏在游戏厅还是挺受待见的《落日骑士》在游戏厅是非常火爆的,那时候游戏厅没有人知道这个名字,而且就算知道游戏名字,估计也不会这么叫,因为西部牛仔这个称呼实在太过于深入人心。
1、你人生中玩的第一个游戏,大概什么时候玩的?叫什么呢?
我84年的,今年34岁,说起自己玩游戏的故事,挺有意思的。那是91年,刚上小学没多久,回家写完作业和小朋友在楼下玩,老爸很神秘的把我叫回家,在黑白电视前鼓捣一个机器,后来我才知道,那是老爸用三个月的工资,偷偷背着老妈买的日本任天堂红白机,带着一个卡带,是魂斗罗,我们爷俩只要有空就玩这个游戏,老爸和我一块玩,后来卡带就借着玩,换着玩。
九几年,卡带很贵,就是山寨的,也要上百元,在玩游戏的这条路上,我爸一直不管我,还鼓励我玩,所以截止现在,各种电视游戏机基本我都玩过。老爸给我买过世嘉机,给我买过PS1,给我买过DC,上大学怕我没事干,在2005年,给我买了PSP,后来工作需要在外地,我又自己买了各种掌机,目前正在玩PS4老爷子现在也玩游戏,不过他走网游路线了,从传奇,奇迹,大话,后来玩梦幻,玩问道,玩魔兽世界等等,我对网游没感觉…,
2、当年在游戏厅玩游戏,大家都用过什么奇奇怪怪的术语?
二十多年前街机厅里面那种氛围,或许街机玩家永远体会不到了。很多人都在奇怪,为什么当年玩游戏的时候那么有激情,现在能玩的游戏这么多反而没有那种感觉了呢?没错,缺少的就是这种氛围:一群玩家在拥挤的街机厅,几乎每台游戏机都被人围了起来,除了正在玩游戏的玩家,其他人都是人挤人,那时候游戏厅的观众不少,这些都是没钱买游戏币,但是却非常有经验的玩家。
每当有玩家玩游戏的时候他们就会在一旁指点,整个游戏厅呐喊声、助威声、打闹声不绝于耳,时而传来一阵阵哄堂大笑。这些声音和游戏的声音相互掺杂,这就是街机厅真正的味道,而这种场面在街机厅后期,已经是非常少见的。如今我们在游戏平台上面玩,但是因为相互不认识,素质低的人又多,加上游戏币也不值钱,很多人玩游戏都非常随意,因此也找不到当年的那种感觉。
在街机游戏最盛行的年代,街机游戏一般都是不知道名字的,不过就算知道也不大可能叫游戏的原名,一般都是叫又短又好记的本土化绰号,这样的话游戏就比较有亲切感了。那么当年,大家在玩游戏的时候用过哪些本土化的术语呢?飞行道具在很多游戏中都有飞行道具的设定,而且这些飞行道具都是有名字的,不过,一般玩家都不知道每款游戏中的飞行道具叫什么。
当然了,就算知道了估计也不会用吧!毕竟游戏厅的玩家都是随大流的叫法,于是就出现了很多不同的叫法,波动有的地方认为是“气”、有的地方就说发波。另外也有叫成“发镖”“搓球”之类的动作形似的叫法,当年在游戏厅,大部分玩家都是根据空耳来叫,于是就有了“阿多根”“摩根”“阿鲁跟”的叫法费血技能大部分的费血技能都是身体旋转360度,然后将周围的小兵全部轰走。
于是就有了称呼“旋一个”“轰一个”“血杀”之类的称呼,不过在很多地方使用的就是放保险和放宝炸弹放宝和放保险这种称呼同时也适用于射击游戏中扔炸弹。当年在游戏厅中,我们一般都是叫“炸弹”“雷”“炮”因为大部分射击游戏放炸弹之后瞬间是无敌的,因此被玩家们称为“保险”,通关这是每款游戏都会经历的过程。那时候有的比较困难的游戏要是被打通关了,很多玩家都会相互转告,而自己作为见证通关的人则感到非常的荣幸,
当年一般的游戏还是非常容易通关的,毕竟在那个年代大神比较多。当年我们这边就叫打过程序了,其实自己也不是很懂为什么这么叫,不过大家都这么叫渐渐就成为本土的特色叫法了,而翻版和打穿这类叫法用得比较多游戏币“小子,有没得牌牌?借一个”“老板,来两个币!”游戏币应该是叫法最多的,每个地区都是不同的,一般都是加入了方言成分在其中,而币、板、牌、片的叫法相对比较多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