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有些家长认为看电视是宝宝学说话的好办法,却不知这么做南辕北辙,反而影响了宝宝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宝宝的记忆力超乎你的想象,快的很,就怕父母不会引导,妈妈可以在宝宝洗澡、换尿布、玩耍等诸多时机加强与宝宝的沟通,同时,要诱导宝宝说话,一般,1-2月龄宝宝会咿呀学语;2-6月龄宝宝会出声笑和尖叫;8-9月龄宝宝可囫囵发出类似爸爸、妈妈的音调;10-12月龄宝宝会叫爸爸、妈妈;18-20月龄宝宝能理解20-30个简单字,能理解陌生人50%以上的语言;22-24月龄宝宝会说两个字的短语,明白50个以上的单字,可理解陌生人75%以上的语言;直到30-36月龄,可理解陌生人全部语言。
1、宝宝学说话要教些什么比较好?
1,肯定先教单音节重复的话了。比如妈,妈妈,2,再教他说自己的名字,也是单字重复开始。比如笑笑,只到一说这个词,宝宝就有明确回应,比如转头,冲你笑,说话等,3,之后,再教非单音节的,从身边日常开始,比如饭,饭饭,吃饭,喝水等。4,已很清楚说会某个词语的时候,就可以增加字节和难度,一定从新鲜的事物开始,
比如到了户外,没见过的狗狗等,随时的教他,要慢慢的先重复单字。5,越是他感兴趣好奇的教的越容易,按这个原则,很快学会说话了,6,至于识字卡之类的,可以当辅助,在不能户外的时候用。感性认识是第一位的,识字不要那么急的,7,宝宝的记忆力超乎你的想象,快的很,就怕父母不会引导。8,会说母语的基因早就存在,教与不教只是快慢而已,只要在这个环境里,想不会都难,
2、怎样让宝宝主动说话?
学说话除了与宝宝发育状况有关,更主要与他所处的语言环境有关,从出生开始,宝宝就要有语言的刺激,爸爸妈妈勤与宝宝说话,引导他将动作和语言结合,他今后的语言能力会更强。“明知故问”,就是值得推荐给家长的一种好办法,宝宝学语言的速度有快有慢,但多数会遵循一定的时间规律。一般,1-2月龄宝宝会咿呀学语;2-6月龄宝宝会出声笑和尖叫;8-9月龄宝宝可囫囵发出类似爸爸、妈妈的音调;10-12月龄宝宝会叫爸爸、妈妈;18-20月龄宝宝能理解20-30个简单字,能理解陌生人50%以上的语言;22-24月龄宝宝会说两个字的短语,明白50个以上的单字,可理解陌生人75%以上的语言;直到30-36月龄,可理解陌生人全部语言,
妈妈可以在宝宝洗澡、换尿布、玩耍等诸多时机加强与宝宝的沟通,同时,要诱导宝宝说话。很多家长容易犯一个错误——迅速理解宝宝的手势或表情,并积极满足要求,这么做其实变相剥夺了宝宝说话的欲望,当宝宝试图用手势和表情提要求时,妈妈即使明白了他的意思,也要假装看不懂并用语言询问他,诱导他说出要求,妈妈再满足他,经历几次后宝宝就知道说话才是满足愿望的办法。
家长多示范是促进宝宝语言能力发育的最佳途径,但许多爸爸妈妈认为宝宝还小、什么都不懂就选择沉默以对,殊不知这样做错过了很多让宝宝模仿学习的机会,更有些家长认为看电视是宝宝学说话的好办法,却不知这么做南辕北辙,反而影响了宝宝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如果宝宝较同龄人语言发育明显迟缓,建议家长带宝宝就医检查,必要时咨询心理医生,排除宝宝患心理疾病的可能性,
3、宝宝一岁三个月了看手机上《小猪佩奇》着迷,并且不学说话只对剧情感兴情怎么办?
《小猪佩奇》这套动画片我认为挺不错的,传递了很积极的价值观,情节简单,很适合学龄前的孩子观看,我也经常会播放给元宝看,只是每次只会给孩子看最多3集,也就是15分钟左右,现在一般一周看1-3次左右,孩子如果不主动提出的话,我不会主动给孩子播放,此外,除非是开车外出的路途中,否则我也不会在手机上给他看,只会在电视上或者屏幕比手机大的多的平板电脑上播放。
对《小猪佩奇》唯一觉得不满的地方就是小猪们吐舌头的动作,孩子刚开始会模仿,让我挺郁闷的,但是时间长了之后,发现小家伙也失去了模仿的兴趣了,也就无所谓了,看《小猪佩奇》,其实是可以找英文版给孩子磨耳朵的,我给元宝看的就是英文版,因为这个年龄的孩子,吸收知识、接受信息都是全脑运转,学习的效率更高,是培养英语基础的重要年龄段,建议你也可以给孩子找英文版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