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多做有益的运动,比方说打篮球,骑车,乒乓球等等,可以有效转移他的精力分配,还锻炼了身体,一举多得;2.平时多陪伴孩子,足够重视孩子,陪孩子做他喜欢的事情;3.带孩子去优秀的孩子家玩玩,给予不玩手机的暗示;4.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孩子面前少玩或不玩手机。
1、孩子爱上玩游戏,学习成绩一路飘红,家长要如何拯救孩子呢?
谢邀。游戏从来就是儿童的天使,玩游戏本身绝不是什么坏事,但一味的沉湎游戏尤其是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不胜枚举,造成的灾难性恶果令人触目惊心,已成为当下无论社会、学校还是家庭教育不得不直面应对的一道难题,笔者长期奋战在教学一线,从事班主任工作多年,遭遇到的曾经深受游戏网瘾摧残毒害的学生不在少数。原因似乎没有想象的那么复杂,其中最致命的一点恰恰出在家长自身:没时间照顾孩子或者防止孩子任性吵闹或者表达最直接的宠爱,就扔给他一部游戏机,当然后来就发展到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了,
久而久之,这些东西就成了孩子们赖以自由放任消磨时光的精神鸦片。可以说,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不断妥协,是造成孩子们不思进取沉沦堕落的罪魁祸首,随之而来的精力涣散神思恍惚心不在焉失魂落魄等不正常状况和一些极端情绪的爆发,也就再正常不过了。鉴于此,我认为家庭成员首当其冲要有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与担当:这不单纯是孩子的错,之所以造成今天的局面,做大人的首先应该深刻反省自己的行为,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换一种思维方式,尽可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平等的和孩子一起去审视思索探究游戏的本质:快乐幸福喜悦满足成就感的源头究竟在哪?既然游戏不应当也不可能是生命的全部,那么还有哪些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值得去追求拥有?言传不如身教,最为关键的一步在于家庭的耐心与坚持:丝毫的懈怠与略微的放纵都有可能前功尽弃。
2、孩子到了叛逆期,跟父母顶撞,天天玩游戏,你们是怎么教育的?
孩子到了叛逆期,跟父母顶撞,我们应该跟孩子好好沟通,切记简单粗暴的大喊大叫。制定一个“科技十诫”的内容,比如玩手机游戏对视力的影响,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比如大家在一桌子吃饭,有三个人低头看手机玩游戏,吃饭就没有意思总会影响周围的人,中国有句古话讲,“一人向隅,满座为之不欢。”一个人冲着墙角坐,满座的人都不高兴,
第一,可以与孩子一起制定使用计划,而不是替孩子制定计划。第二,不论在家里吃饭,还是与他人聚餐,吃饭的时候,都不许能玩手机游戏,第三。上床以后不能玩手机游戏,上床以后刷起手机来,那个蓝光会影响到你睡觉,会影响到周围的人,而且蓝光会让你越来越兴奋,第四,为年幼的孩子规定他玩手机的合理范围,要让他很小的时候知道,手机除了玩游戏,还可以用来报警,可以用来找爸爸妈妈的,但是有些东西是不能够随便去看的。
第五,一家人出去度假的时候,周末活动的时候,任何有孩子在场的社交活动中应该让他自己制定有关手机使用游戏的规则,并且请确保他制定了违背规则的惩罚措施,第六,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家长的管控是很重要的但对于八岁以上的孩子来说,他们能够学会自我控制。第七,如果父母希望孩子学会如何正确利用科技工具,就应该做出表率,
3、怎样才能平衡孩子学习和玩游戏的时间?你的孩子游戏成瘾吗?
我孩子没有游戏成瘾现象,但是还是比较喜欢玩游戏的。一般来说,他学习和游戏之间的时间分配是这样的,周一到周五,家里的手机,iPad基本是杜绝孩子玩的状态。为了落实到位,我们家里的所有电子设备都设置了密码,只有我们允许,孩子才可以进入,孩子在周一到周五,在我们允许的前提下,使用手机iPad电子设备的内容仅限于看一下微信,或者听一下音乐。
周六周日,孩子在家的生活内容主要由学习、娱乐和体育活动构成,周六日上午9:30-12:30,下午2:30-5:00都是做作业和学习时间,这个阶段之外,孩子可以接触电子设备,当然,选择玩什么由他自己决定。孩子一般会选择打一局游戏,周六周日两天,每天最多允许打2局游戏,我的观察,只要严格限制好孩子玩游戏的时间和界限,孩子一般就不会患“游戏成瘾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