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确实是能提高精神享受的一种形式,尤其你在学业或者工作中收到挫折的时候,游戏便是能够化不良情绪的重要途径。大家好,我是麦小咚,是一名游戏视频的创作者,这似乎是一个怪圈,手机游戏越来越大,越大游戏就以为着越好,后现在基本都步入30岁的年龄了,很少有人还在沉迷游戏之中,他要考量的是如何提高自己的薪酬,如何给家庭做更多的贡献,如何孝敬父母抚养子女,可以说他们的游戏时间是非常少的,即便是有他们也不会沉迷其中的,因为他们深知背负的责任是重大的。
1、90后都经历过哪些游戏时代?90后的你都玩过哪些记忆深刻的游戏?
flappybird–手机小游戏时代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王者荣耀,吃鸡之类的大型手机游戏开始火了起来。这些游戏的特征就是制作精美却极占内存,本来30g的手机内存是绝对够用的,可以随着游戏安装包的增大,王者荣耀变成了2个g,绝地求生也要1个多g,水涨船高,我的手机也不得不换成了64g,这似乎是一个怪圈,手机游戏越来越大,越大游戏就以为着越好。
可是大家似乎都忘了,那些曾经以极小的容量却俘获了全球玩家的游戏,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的就是flappybird,那些一根根的绿色管道,一只蠢萌蠢萌的大嘴小鸟,逼死强迫症的游戏模式。这么一款不到1M的游戏却在2014年暴火,风靡全球,那时候班上同学几乎每个人都在玩这款游戏,一点点的刷新着最高记录,一到下课班上就响起了滴滴的声音操作方法也是十分简单的,只需点击屏幕就能控制小鸟向上飞,不点就会下落,小鸟不能碰触管道和地面,
2、90后童年游戏,你还记得什么,过家家哈哈?
对于90后的童年一般都是玩:跳房子、玻璃珠、滚铁环、丢沙包、打陀螺等等丢沙包:对于这个玩现在很多的小孩也在玩,只不过是现在的沙包是买的,帮妈那时候都是自己做的,弄点玉米粒用六块布缝起来就可以了,约起五六个小伙伴就可以开始玩了,毕竟人多玩的热闹。跳皮筋:马兰开花二十一、二八二五六、二八二五七......,听着这个童谣是不是很熟悉,是不是回到了自己真实的童年了,帮妈小时候就喜欢跳皮筋,放学写完作业三四个小伙伴就开始玩了,有的一个人的时候,可以找两个板凳一边绑一个也可以玩,
跳格子(跳房子):找块瓦片取小半块就可以了,然后就可以玩跳房子了,这个游戏是男女都可以玩的,一般我们都是男女组队玩,看那个队伍房子比较多那个队伍就胜利。打陀螺:说起打陀螺就想笑,因为那时候没有零花钱就不可能买,所以就开始自己想办法,把树的一段截下来,用小刀开始削成陀螺的样式,然后放进去一个钢珠就可以了,为了能有钢珠竟然把自己家的自行车弄坏了,当时想少一个也不会影响骑车,其实少一个是会出现卡顿的,因为这个老爸还教育我一次,
3、作为一名90后,当年在网吧你玩得最好的是哪款游戏?
哎呀,又是回忆篇,作为一个90后,你问我在网吧玩的游戏,讲道理,我能说上好久不会重复,回想起那些年网吧里葬送的时间,现在想起来有些悔恨,有些自豪,悔恨那些年把时间浪费在了虚拟的世界,自豪的是我有过美好的回忆,当年的东西再也没有了。90年的人,大概在06-09年的时间段吧,这个时间是最潇洒的,也是网吧大热的年代,那时候很多的网吧是爆满的,是需要排队的,网吧盒饭一上午会来好几波那种,跟现在环境优雅的网咖反差很大,
要说玩的最好的游戏,我倒是觉得不同的阶段是不一样的,就如我刚开始接触网游的时候,火遍网吧的是传奇,通宵包宿也为了一件武器,相对来说技术要求不高,会点1234,会点鼠标就能玩的很开心。之后就是相对高端点的,跑跑卡丁车,这个游戏曾火遍全国,那时候还没qq飞车什么事,自觉当年的技术还可以,当然不是顶尖的那种,我在游戏中的天赋只能说中上等而已,最喜欢的地图是城镇五指,最喜欢的是熊猫车,最原始的那个,
后来开始打局域网,cs1.5最爱,最拿手的是46,也就是狙,其次是ak和43,好像43就是现在吃鸡的m16的外形,不过是全自动的。红警、魔兽争霸,那时候在学校里也是点击率最高的,现在想想,这些网游的魅力远不及当年玩局域网,后来加入工作,先是玩热血江湖,被私服弄凉了就玩起了梦幻西游,当时迷的不行,得到个彩果能乐半天,抓个宝宝也美的不行,一个游戏,在刚刚爱上的时候是最有趣的,当你深入去玩的时候或许就失去了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