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姐姐就是精神病患者,22年的病史。家里有精神病患者,确实是很不幸的,作为精神病患者家属是什么体验,我想说的观点可能有些出乎一般人的意料,精神病患者不知道什么时候发作,所以,要事先准备好各种安全措施,例如,将所有危险物品,刀具火机等存放好,不要让精神病患者接触到。
1、作为精神病患者家属是什么体验?
作为精神病患者家属是什么体验,我想说的观点可能有些出乎一般人的意料。从某种角度来说,排除遗传的因素,这个精神病患者就是某个或某些家人导致的,家庭成员对于病患来说,就是病患的生活环境。精神病患者曾经也是个孩子,在他的早期,养育者的性格和情绪特质都会对孩子造成影响,孩子的精神部分,情智部分,心理通畅度都有了一个基础底色,
这就是三岁看小,七岁看老,0-7岁是孩子处于极速生长阶段,大脑神经回路的建立,对这个世界感知的建立,人际互动模式的建立,自身情绪的调控认知,都像根一样,深深的扎进一个人意识到土壤。这段时间的成长影响人的一生,精神病患者的家人,如果能像对待正常人一样对待病患,他就不会得精神病,精神病人通常是遭到非正常人的待遇,不得己才会不正常。
所以做为病患的家属一定要对自己的行为和语言要有意识,说话做事要想想别人的感受,不要无意伤人,特别是有的人成年以后,诸多好恶,习气,感受,倾向,都受到童年经历的影响,已经成了习惯,自己一点意识都没有,又将错误的习惯,无意识影响着自己的孩子,从而影响着他的人生,孩子对世界,对他人的感知,是非对错的判断,都是来源于我们身边的家人。
2、作为精神病患者家属,应该怎么坚持下去?
家里有精神病患者,确实是很不幸的,精神病不同于其他的病症,表面看上去是完好的人,但是他的大脑神经受挫、紊乱,思维和行为有时是混乱的,表现的怪异,而且又是慢性病。所以精神病人的家属很累很痛苦,是可以理解的,那么我们做为精神病人的家属,怎么来处理好这个难题呢?第一:要有耐性,因为这种病症是慢性的,也许是终身的陪伴。
所以不论病人什么时候犯病,或是行为语言上的怪异,我们都要耐下心来去应对,临危不乱,该治疗去治疗,该安慰的安慰,不要争吵指责,反而坏了自己的心情,第二:要懂得病症的病理,理解病人自身的痛苦。精神病症的病人,语言、脾气会很怪异,我们懂得了,就见怪不怪,不要被病人的情绪带入,而焦虑不安。这样反而会相互影响,加重病人的症状,
第三:我们要学会模糊,明知道他是病人,思维行为的怪异,我们视为正常。如果不伤大雅没有危害,我们就睁只眼闭只眼装着没看见,自己该干嘛去干嘛,来淡化病人情绪对自己的影响,保持自己情绪的稳定,才能够更好的陪伴和关照病人。第四:要有自己的生活重心,把主要精力放在自己的工作、学习、社交、生活上,培养一些自己的兴趣爱好,给自己空间,让自己的情绪得以宣泄和转移。
3、精神病患者患病久了,家里人不理解甚至拋弃,那患者咋过?
我闺蜜的哥哥患有精神病,多年来父母去世后,由姐妹照顾,由到医院开药,到送吃穿用的物品,后来闺蜜的嫂子得急病去世后,孩子在国外也照顾不了,闺蜜的姐妹更加受累了,照顾精神病患者真不易,他常常发病,以前嫂子在的时候能及时用药,嫂子去世后,药就服用的不及时,发病时邻居就遭秧了,常常半夜不睡骂人、,往楼道里摔砸瓶孑,做饭的大勺也扔下去,认为嫂子去世是邻居给害死的,往空气中打毒药了,闹的不行,邻居报警,社区联系我闺蜜,最后在警察的强制下,给送到了精神病院,送去的当天,我陪着闺蜜也一同前往,办理入院手续,
那时还没有新冠,家属还允许进入病房,刚入院时,哥哥不服管大喊大叫,很快来了几个男护士将哥哥束缚在床上,身上绑上了束缚带,不得动弹挣扎,吃饭喝水会将手上的束缚带解开,大小便床上解决,看着虽心疼,可没法新来的病号都是这样过来的,这样的曰孑没几天,加上服药,哥哥就很听话了,解除了束缚,哥哥就自由了,医院的生活很有规律,定时吃药,定时开饭,定时洗澡,定时睡觉。
标签: 精神病 家属 患者 游戏 精神病患者与家属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