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理出来的科学结论是可以违反过往科学结论的,但科学方法是不能违反的。科学包含很多类比如天文学,物理学,生物学,自然学等等,是整个世界万物的统领,所以科学是科技的前提,而科技则是科学研究成果的衍生和发展,科学是一个宏大的概念,很难解释,首先说一下科技的含义,科技是科学的衍生物,它是科学与技术相互促进发展形成的产物。
1、什么是科学?科学的本质是什么?
科学属于认识的范畴,是认识的实用部分。由于人类只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因而人类不可能绝对地认识自然界,所以,人类的认识具有局限性,只具有相对的意义。然而,正是因为人类认识的相对性,使科学具有有效性,使科学获得了无限的发展空间,人类认识的相对性,意味着科学理论不同于自然界。科学理论只是相对于已有的现象和实验,关于自然界的同构系统,
所以,科学的定义是:“科学是人与自然界的相互作用。”作为相互作用的结果,不同于相互作用的双方,科学是自然界中的新生事物,与人或自然界都有着本质的不同。根据上述科学的定义,科学作为人类的认识活动,始终伴随着人类的成长而发展,原始人的科学理论主要是图腾理论,原始人通过模仿与其生活密切相关的某一自然物来建立他们的神话传说。
这种人神合一、天地合一以及万物合一的理论,包含了原始人的生活经验和行为规范,是原始人的生存指南,比如,借助神话传说使佩戴相同标志的原始人避免发生性关系,从而阻止了内婚制的延续。由内婚制转变为外婚制,是人类社会的重大转变,这种转变,既避免了近亲繁殖,又有利于建立和维护社会中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原始社会的健康发展。
在经典时期,人类通过提出概念,产生了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于是,当时的人类借助于逻辑分析,建立了概念的逻辑体系。以理性的世界来替代自然界,进入二十世纪,人类的认识扩展至高速领域、宇观领域和微观领域,发现自然界是一个有机系统,原本各自独立的物体,转变为量子的不同状态。于是,由理性的机械世界,转变为量子的有机世界(同构系统),
2、什么是科学,或者说科学的定义是什么?
谢谢邀请。题主的这个问题,实际上在科学界早有公认,那就是,科学的本质是整理出事实和规律,科学存在,必须有两种必要条件:①可证明。②可证伪,其中,可证明还包括两个小类:①逻辑证明;②实验证明;在这里,逻辑证明是指我们可以根据过往的一些公理、经验,和已经被公认的科学规律,整合用思维推理出来的证明材料,以不违反过往的科学证明方法为主要参考点(在这里,我们指的是不违反“科学证明方法”,而不是科学定律),如我们可以用反证法、演绎法。
推理出来的科学结论是可以违反过往科学结论的,但科学方法是不能违反的,实验证明,则是利用实际数据,来佐证你的学术理论观点当中的数据;比如你提出一个理论物理的方程,可以计算出黑洞周围星体的某方面数据,如果这个数据被天文探测到了,和你的理论数据相符,则说明你的科学理论被实验证明了。还有,就例如中医,用双盲实验法如果能多次检验到和中医相符的数据,那就可以证明中医理论有效,
小知识:为什么医学实验一定要有双盲实验?因为不是双盲的实验,得出的数据很有可能是假的,例如做实验的人可以偷偷叫被试者“待会别选1”。事实上,中医确实有治疗效果,但科学上已经认定:那是心理作用,所以科学家也并没有要求取缔中医,而是废理论(中医五行),验中药(毒副作用)。(不过现在其实有这么一种学术观点认为,中医理论其实是一种心理催眠法,给病人提供信心让大脑释放安定激素)除此之外,科学还需要最重要的一环:可证伪性可证伪的概念,是指倘若发生了一个反例,确定不是因为人为操作失误,或者证明错误,而是确确实实发生了一个反例的话,那么,这个“科学规律”,就一定要被证伪,尽管这个反例可能根本不存在,
这个就是可证伪的概念。用标准话语即是:我们用逻辑推出的结论(某被认为的“科学规律”),需要要有至少一个或者一组冲突(反例)的可能性存在,才能称这个结论为“科学结论”,还没被发现冲突(反例)的科学结论即被我们视为目前的科学真理,而如果某逻辑结论(如佛教的某些理论),不能存在一个反例的话,它永远是“对”的,那么它就不是“科学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