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萝莉文化结合了日本的“可爱文化”,从而发生出了很多不同具体形态的萝莉文化内容。日本不少动漫或者游戏产品的生产方为了规避掉日本软件伦理协会以及日本映像放映伦理协会的审查,这些生产方想出了各种办法去避免在表现儿童或者未成年人大尺度内容的同时,又可以不惹出麻烦,比如说这些生产方明明创作出了一个体型样貌明显是儿童或者未成年人的角色,但是生产方们坚称这些角色年龄已经超过了18岁了,甚至有部分萝莉外表的角色其实是千年的妖精,于是乎,日本的萝莉文化中就诞生出了各种“合法萝莉”。
1、日本萝莉文化为何如此兴盛?
萝莉有三好萝莉声娇、体柔、萌哒哒,清纯天真,满身的青春气息,谁会不爱呢?就像普通人看到了可爱的小动物,都有种被萌化了的感觉,不由自主产生了保护欲,爱不释手也是正常情况吧。就日本的审美来说,他们更偏向于,可爱为美,如此说来,可以参考一下,日本具有代表性的高颜值美女,石原里美和新垣结衣,她们都拥有不可缺少“萌”属性。
按照正常的“萝莉”来说,她们是指第二性征尚未发育或未完全发育的14岁以下女童,但是日本所推崇的“萝莉”,大多是那些看起来像“萝莉”,却拥有非常可爱的外表,娇小的身材,与实际年龄不相符的合法萝莉,比较著名的就是童颜天使桥本环奈,与西方那些身材高挑、大长腿、大波浪的女明星不一样的是,日本的明星更可人柔弱、亲切含蓄,就像邻家女孩一样,给人一种治愈的感觉。
从另一方面来说,“萝莉”文化的传播也可以说是受到了二次元的影响,“萝莉”出现在荧屏的频率增加了,而动漫中的女性角色,大多以“萝莉”的形式出现,而且还获得了大量的人气,尝到甜头的漫画作者、动漫创作者,就更倾向于把主角人物添加“萌”,把各式各样的事物娘化,也是日本动漫目前的一种潮流,就像比较著名的《工作细胞》中的“血小板”,就娘化的非常成功,也不得不赞叹这脑洞,谁又能想到可以把血小板和“萝莉”联系起来呢?。
2、日本的萝莉文化这么火,会不会有某些问题出现?
日本的萝莉文化似乎是从二战之后就开始萌芽发展起来了,日本的萝莉文化应该也是受到了那本著名的小说《洛丽塔》的影响,在《洛丽塔》这本小说中,对萝莉这类群体的定义大概为女性的第二性征刚刚开始发育,但是还没有发育完全的那段时期,日本的萝莉文化结合了日本的“可爱文化”,从而发生出了很多不同具体形态的萝莉文化内容。
萝莉文化也逐渐地成为了日本御宅文化的一部分,成为了日本乃至全球都知名的次文化现象,日本的萝莉文化可不单单只是面向于男性,虽然在日本的御宅文化中,目前所呈现出来的倾向还是主要去迎合男性御宅族的情感诉求。但是在日本的时装界,以女性为主导的萝莉文化是存在的,而且发展得非常好,以致于日本以外国家的女子都喜欢这样的萝莉时装文化,
萝莉时装文化中最为知名的应该就是各种款式的洛丽塔裙了,洛丽塔裙的特征相当鲜明,如今在日本的流行音乐市场上具有如此装扮的偶像团体就是可爱重金属风格的Babymetal。当下众多人,尤其是非御宅族群体的人会经常去诟病日本萝莉文化的地方,主要还是面向于日本男性御宅族群体的那部分内容,日本众多御宅文化的产物,比如动画、漫画以及游戏等等,都在通过不同的方式将萝莉文化进行改造和发展,这其中,也有很多对日本社会产生不好影响的部分。
比如说最严重的就是儿童或者未成年人的大尺度作品问题以及个别非常极端的犯罪事件,日本不少动漫或者游戏产品的生产方为了规避掉日本软件伦理协会以及日本映像放映伦理协会的审查,这些生产方想出了各种办法去避免在表现儿童或者未成年人大尺度内容的同时,又可以不惹出麻烦,比如说这些生产方明明创作出了一个体型样貌明显是儿童或者未成年人的角色,但是生产方们坚称这些角色年龄已经超过了18岁了,甚至有部分萝莉外表的角色其实是千年的妖精,于是乎,日本的萝莉文化中就诞生出了各种“合法萝莉”。
但是如果这些内容生产方做出的举动过激的话,一样会遭到相关部门的审查,虽然说在资本社会的运转下,市场需求决定了很多东西,再加上日本的创作环境又比较不受到主流伦理观念的约束,内容生产方们可以对日本的萝莉文化加入很多更大尺度的问题,但是基本的底线还是要维持住的,毕竟整个日本社会并不想在出现第二名宫崎勤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