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采用YE-ZB系统,航母上有YE天线,飞机上有ZB接收机。最早航母上测试过拦阻网,拦阻网收放很麻烦,很容易跟飞机搅成一团,和飞机之间作用面积大,容易损坏飞机上的设备,复位也很麻烦,回收速度远远不如拦阻索,用工具在地图上定位,测距,目视找航母是二战海航飞行员的必备技能之一。
1、二战舰载机没有雷达,是如何找到航母并返回航母上的?
航母,庞然大物,在哪儿都引人瞩目。可在茫茫大海上,再大的航母也是孤舟一片,从高空看下去像芝麻一般渺小,再加上云雾遮挡天气多变,舰载机返航时很不好找,早期飞机用目视导航;20世纪20年代,用简易仪表导航;30年代后,无线电导航广泛应用;到二战后期,部分英美舰载机已经装上了雷达。F4U-2“海盗”战斗机就在右机翼上安装了AIA型机载截击雷达,曾用它将迷航的攻击机群带领回来,
二战航母编队攻击前,舰载机群先拟定计划,明确任务目标、集结区域、返航路线、回收区域等。然后升空集结,在领航飞机带领下奔赴战场,航母则机动到预定区域回收战机。有些大型飞机上,有一个由老手担任的领航员岗位,他们经验丰富,擅长航路推算,用地图、磁罗盘、陀螺仪、六分仪、气压计等工具,再加上精确计时,就能计算出飞机坐标、航向和高度。
飞行编队中还有专门的领航飞机,机上有多名领航员,是编队的眼睛,很受人尊重,1、战斗结束后,最方便的返航方式是无线电导航。大部分飞机上都有无线电罗盘,能接收导航台发送的无线电信号,无线电罗盘由环状天线、罗盘接收机、指示器等部件组成,通过测定飞机与无线电波间的夹角确定航向。美国采用YE-ZB系统,航母上有YE天线,飞机上有ZB接收机,
以航母为圆心划分成12个区,每个区有不同的莫尔斯编码,飞行员接收编码就能确定方位。只是航母为了隐蔽经常无线电静默,很多时候无线电用不了,所以战斗结束后,舰载机还要跟在领航飞机后面返航。落单的飞机只要找到大部队,就没问题了,▲航母上的YE天线若航母位置已经暴露,就没必要静默了,可以放手导航。但要小心跟着无线电波飞过来的敌机,就像日本跟着电台广播偷袭珍珠港那样,
若航母因种种原因到不了预定区域,就会派小艇或飞机到远离编队的地方发送指令。有时候飞机会到附近的基地,再由基地转发,以避免航母暴露,2、找不到编队的倒霉蛋,只能靠自己了。用工具在地图上定位,测距,目视找航母是二战海航飞行员的必备技能之一,鱼雷轰炸机、俯冲轰炸机这样的双座、三座飞机还好点,人多力量大,有些投弹手兼任领航员,导航能力强。
战斗机这样的单座飞机就惨了,一个人既要飞行又要定位,侦察机也不容易,孤零零的在敌方区域飞行,己方航母又静默,一问三不知,配个领航员很有必要。舰载机飞到航母附近,雷达就能发现它并为其指路,如果燃料不足,也可以找陆地降落,都不行就迫降在海上等救援。至于最先见到的是己方、敌方还是鲨鱼,得听天由命了,3、在沿岸的基地上,还有罗兰(longrangenavigation)远程导航体系。
罗兰导航用低频电波,基于双曲线原理定位,主要在太平洋战区的船舶和远程飞机上使用,导航距离可达2500公里,有条件的飞机也能用罗兰导航定位,飞回航母。B-29轰炸机上就有AN/APN-4罗兰远程导航系统,火烧东京时发挥了重要作用,尽管有多种导航方式,但迷航的舰载机仍然很多。1942年珊瑚海海战,几架日本飞机将美国航母当成日本航母,混在美机编队中准备降落,结果被一顿猛揍,
美国舰载机也有不少迷航失踪,还经常降错航母。降错的飞行员会受到嘲笑,飞机被地勤人员涂满标语,比如“丢失的狗”什么的,夜间返航最危险,找不到航母不说,找到了也危机重重。航母夜间灯光管制,圣克鲁斯海战中,美军舰载机返航时天色已黑,航母不顾危险开灯迎接,仍有80多架在降落中损失,比战损还多,好在大部分飞机员救了回来。
2、二战时的航母,如何回收飞机?用阻拦网吗?
标签: 航母 二战 游戏 飞机 二战航母上飞机游戏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