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皇帝手游 匈奴打不过,西汉初年真的打不过匈奴吗

大圈圈 3 0

汉军本质上不存在打不过匈奴的问题,而在这之后的和亲政策提出,也并没有明确的时间逻辑。当时的各个游牧部落,包括楼烦、白羊、林胡、襜褴、东胡等等,大一些的也不过是几万人而已,匈奴人依靠骑兵的机动性,能够任意选择入侵方向,而汉朝为了处处防守,只能部署比匈奴多得多的军队。

大皇帝手游 匈奴打不过,西汉初年真的打不过匈奴吗

1、西汉初年真的打不过匈奴吗?

答案很简单:不是。西汉初年和匈奴真正意义上的战争行为,而非边境骚扰,在汉武帝马邑之谋前,只有一次,就是在雁门郡平城县附近的白登之围,白登之围从本质上讲,是一次平局,虽然在冒顿单于高超的指挥操作之下,汉军主力甚至皇帝都被包围,但是,匈奴以倾国之兵,也没能达成全歼,或者哪怕歼灭汉军一部的战术胜利,并让汉军最终退走。

而在整个战役的过程中,匈奴屡次被“破”,甚至“大破”,这种“皮洛士式的胜利”多来几次,匈奴的精锐骑兵也就死差不多了,所以,汉军本质上不存在打不过匈奴的问题,而在这之后的和亲政策提出,也并没有明确的时间逻辑。汉高祖白登之围是在高帝七年冬,而刘敬被派出和匈奴沟通和亲返回,已经是高帝九年四月左右的事儿,也就是说,两个事儿之间差了2年时间,

刘邦如果是在平城被匈奴的兵威吓坏了,就像在三方原的德川家康一样,和亲这样的大杀器,应该早就扔出去了,趴在地上任人宰割就好了,为什么还要等2年?而且,这两年时间刘邦还是做了不少事儿的,比如废黜了赵王张敖,将北方唯二的异姓诸侯王解决掉一个,而剩下的那个是他的“发小”卢绾,可以放一放。不过闹心事儿还是有的,代王刘仲,也就是刘邦的亲二哥,吴王刘濞的亲爸爸,在高帝八年九月丙子(据《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面对匈奴入侵,弃国而逃,废为合阳侯,

代地三郡由于百姓人心不附,怀念赵国的统治,汉王朝处于异姓王靠不住,同姓王守不住的窘境,而同时,刘邦任命的“将监代、赵边兵”的方面大将陈豨又在和韩王信大将旧部勾勾搭搭,虽然正式摊牌要到高帝十年,而双方的准备和角逐其实早已开始。由于陈豨掌握着代郡、常山等郡的大军,拉上韩王信旧部,又包含雁门和云中两郡,如果匈奴大举参与,汉王朝的北疆将挖出去一大块,邯郸和晋阳两座名城都将面临兵锋,

2、大汉帝国为何长期打不过匈奴?

匈奴帝国开创好几个“第一次”,中原王朝是无法迅速适应的。很多巨大变化,都是东方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情况,需要汉朝用很长时间来消化这种局面,找到应对方法,第一,北方草原首次出现强大的统一政权冒顿单于,消灭东胡后,基本将北方草原全部统一。再加上他的儿子老上单于又赶跑了月氏人,等于将汉朝面对的大部分游牧民族统合到了一起,

秦朝以前,中原面对的北方游牧民族实际上一直处于分散、敌对的状态。即使是战国和秦朝面对的匈奴,实际上也只是鄂尔多斯、河套一带的一个较强大游牧部落而已,当时的各个游牧部落,包括楼烦、白羊、林胡、襜褴、东胡等等,大一些的也不过是几万人而已。因此,燕国、赵国、秦国以诸侯国的兵力就能有效对付,甚至吞并一些游牧部落的地盘以开疆扩土,

然而,冒顿吞并东胡后,中原面对的北方游牧骑兵规模瞬间提高了一个级别,人口变成了几十万甚至更多。一次能够出动的游牧骑兵,动辄就是几万人,而且还能够多个方向同时出动,这也是中原政权首次遭遇的情况,例如汉文帝、汉景帝时期都出现过右北平、渔阳、上谷、代郡、上郡这些地方同时遭袭击的情况。这就让汉朝初期面对北方威胁时,表现反而还不如战国时候的秦国、赵国和燕国,

第二,不适应与大规模游牧骑兵的作战客观的讲,汉朝初期的匈奴骑兵,并不是战无不胜的那种军队。甚至在汉高祖时期,周勃等人就能指挥步骑兵,在太原、代郡一带正面击破入侵的匈奴,汉景帝时期,晁错也在《言兵事疏》中正确指出了匈奴的弱点,但是,汉朝初期对匈奴的一些局部胜利,却无法掩盖整个北方战线四处起火的窘况,匈奴人依靠骑兵的机动性,能够任意选择入侵方向,而汉朝为了处处防守,只能部署比匈奴多得多的军队。

标签: 大皇帝手游 匈奴打不过 匈奴 手游 初年 西汉 皇帝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