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义水浒传手游,《水浒传》里论侠义值

大圈圈 3 0

《水浒传》中若论侠义值最高的只有鲁智深。金庸小说和《水浒传》故事虽然都在侠义范畴内,但金庸小说重在一个“侠”字,而《水浒传》则是义字当先,兼顾行侠,鲁智深这么做,可以说完全出于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义情怀,《水浒传》则是义侠小说的代表作,该书以“义”为灵魂,把故事人物的命运串联在一起,继而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侠义故事,而且,“义”是思想活动的产物,所以水浒人物的塑造比纯武侠小说更加鲜活。

侠义水浒传手游,《水浒传》里论侠义值

1、《水浒传》里论侠义值,哪个够的上侠义?

谢谢邀请我回答问题:《水浒传》中若论侠义值最高的只有鲁智深。鲁智深真是路见不平,拨刀相助,毫不涉及半点个人利益,是真正的侠肝义胆的好汉!首先,为救金翠莲父女,三拳打死了镇关西,丢了工作,走上逃亡之路,其二,为救素不相识的刘太公女儿,教训了小霸王周通,而不讲情面。其三,野猪林救林冲,惹了高俅,和尚都当不成了,只好上山当了强盗。

2、同讲侠义,金庸小说和《水浒传》有何不同?

金庸小说和《水浒传》故事虽然都在侠义范畴内,但金庸小说重在一个“侠”字,而《水浒传》则是义字当先,兼顾行侠,两者又在各自偏重的基础上衍生出其它不同之处。武侠和义侠的区别金庸小说以武功和绝世秘笈为故事主线索展开,人物的刻画和武功密不可分,从而忽略了社会风貌的描写,故事人物的毕生追求,局限在个人武技巅峰修造上面,

因此上以武行侠是其小说的真实体现。而《水浒传》则是义侠小说的代表作,该书以“义”为灵魂,把故事人物的命运串联在一起,继而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侠义故事,而且,“义”是思想活动的产物,所以水浒人物的塑造比纯武侠小说更加鲜活,个人英雄主义与集体英雄主义的载体金庸小说,总体上宣扬的是个人英雄主义,在金庸笔下,每一部小说里边,都有一个顶尖出众的人物,而且是独一无二的英雄,没有成为英雄的人,都在向这个目标努力,因此上各自为战,勾心斗角,成为故事必须描述的细节。

个人英雄主义,符合偶像崇拜受众青睐,但读者年龄层比较单一,他们大多是热血青年和学生群体,水浒故事讲的则是集体英雄主义,他宣导的是,一个好汉三个帮,人多力量大,义结金兰等群体合作模式。这种观点和我们现在的认知也没有多大的出入,而且是我们现在经常倡导的一种以集体为重的思想,因此上,水浒故事更受普通大众的欢迎,在民间,特别是农村更是经久不衰的话题。

虚拟手法和现实手法的体现金庸小说是脱离了现实的,虚构出来的虚幻故事,在他的故事中,不能真实体现社会的真实面貌,也没有用社会底层之社会活动做穿插铺垫,故事情节不能引起人们的思考和借鉴,也就是说不能产生现实意义,因此上在他的故事中,人们不会惊讶于那些夸张的故事情节和离奇遭遇。而水浒故事则是建立在一些真实的历史事件基础上,然后进行艺术修饰创作,

因此上,你可以在水浒故事中,看到当时社会上的一些真实面貌,从衣食住行,到地方方言。从风俗习惯,到人情礼往,以及为人处事等方面都有详细的描述,就文学性质而言,水浒故事要比金庸小说更胜一筹。金庸小说和水浒传故事在不同的时代被创作出来,因作者不同,时代不同,其本身就存在着先天上的差异,不同之处自然无可避免,

3、《水浒传》七星聚义是高尚的侠义之举吗?

我一直觉得,以江湖狭义来看水浒,把水浒看小了。以什么职场厚黑学之类看水浒,就更歪楼得没谱了,水浒写的是一个大时代背景下,一群不同阶层的边缘人士的自我实现之路。而边缘问题,恰恰是人类社会几千年来不断进步的动力之所在,七星聚义写的恰恰是梁山这一江湖草莽集团形成的肇始,这七个人当中从一出场就带着念头要劫生辰纲的主要有三个人,第一个是道士公孙胜,道士在宋代地位并不低,怎么想起要当强盗呢?你看看公孙胜的外号:入云龙,入云其实就是入世,龙某方面可以象征天道,这某种程度是在隐喻此世道已然违背了天道,需要重新洗牌了。

所以一百二十回本第一回就写洪太尉放出了一百零八个妖魔的事,而你再处处看水浒吃人杀人犹如妖魔的世界,也就不惊奇了,同时入云龙公孙胜是象征意义大过现实意义的,所以他在水浒中的出场也是很模糊的。而他象征的恰是乱自上作的最上层,天道报应,第二个是赤发鬼刘唐,这几乎是个流窜的武功还不低的亡命之徒,按理说他来投奔晁盖也应该会得到不错的招待,可却跑来要让晁盖作一场一旦事发就几乎会灭族的抢劫案,而且不同于吴用,刘唐并没有带着计划而来,看情形是希望晁盖借此机会召集江湖好汉直接硬抢,然后顺理成章成立一个草莽集团。

标签: 侠义水浒传手游 侠义 水浒传 手游 里论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