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戏诸侯》小人书)当然为博佳人芳心,唐明皇也有“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事情,不过呢,由于人家也就是用了用国家的邮政快递资源,跟烽火戏诸侯比,是强了不少的。诸侯见了烽火,知道京城告急,遂起兵赶来救驾,同为历史上早期的性贿赂,“烽火戏诸侯”里的褒姒比起西施来说应该是最成功的“美人计”典范。
1、历史上的“烽火戏诸侯”是一种浪漫吗?
“烽火戏诸侯”当然是浪漫了。当然,此事的真伪是存疑的,前边很多回答的朋友也探讨过这个问题了。既然瞎聊天么,我们就姑且不讨论真伪,就当它是真的好了,要不然我还没配图,就该结束了。掐去两头,光说中间,《史记·周本纪》说:“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万方,故不笑,幽王为烽燧,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幽王说之,为数举烽火,
其後不信,诸侯益亦不至。”(这套《史记》的图可比中华书局版的绿皮儿的猛多了,嘿嘿)就烽火戏诸侯这个事情的本身而言,当然是很浪漫的了,(《烽火戏诸侯》小人书)当然为博佳人芳心,唐明皇也有“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事情,不过呢,由于人家也就是用了用国家的邮政快递资源,跟烽火戏诸侯比,是强了不少的。
(这个图虽然小,但是词儿全,就用这个吧,)如题,浪漫无关其他,普通人为了浪漫,作出的常人所认为的荒唐事也是不少,只是后果不大,比如林冲也当街背着媳妇逛街啥的,还有现在有些人,动不动在自己身上纹爱人的名字、肖像什么的也是有的。浪漫嘛,肯定是异于常态的,流于常态就不能称其为浪漫了,当然作为君王,浪漫除了感情的结果之外,当然也需要承担政治后果以及历史的评价了。
英国王室不也是好干这种事儿么,爱德华八世为了辛普森夫人放弃王位,不爱江山爱美人。自己变成了温莎公爵,(温莎公爵夫妇)查尔斯王子更猛,先娶戴安娜,然后离婚,又和据说是好了好几十年的卡米拉结婚。当然了,查尔斯王子这个,我觉得都不能用“浪漫”形容了,得用“刺激”,静待这位大爷继位,看看英国媒体怎么评价的。成,大致就回答这些吧,
2、烽火戏诸侯的事,历史上真的存在过吗?
作为“四大妖姬”唯一出现在《史记》中的人物,与传说西施故事的真实存在,“烽火戏诸侯”是真实的传说。同为历史上早期的性贿赂,“烽火戏诸侯”里的褒姒比起西施来说应该是最成功的“美人计”典范,史上西施与夫差的结果是吴王被西施的千般妩媚,万般多情迷得神魂颠倒,昼夜厮守与夫差形影不离,枕边风吹散了吴国的君臣关系,竟能使夫差赐剑与伍子胥令其自杀。
西施施与夫差的作用是,不理朝政直至乱了朝政,褒姒实施的美人计看起来玩的轻松,结果却是近三百年历史的西周毁于为博一笑的周幽王。话说周幽王荒淫无道,不思周朝于危亡,重用佞臣虢石父,盘剥百姓,激化了阶级矛盾,大臣褒珦,劝谏幽王,周幽王非但不听,反而把褒珦关押起来。褒族人为了救出褒珦,利用周幽王好美色,广征天下美女入宫之际,借此机会寻访美女。
在褒城内找到一位姒姓女子,严格训练后把她打扮起来,起名为褒姒,献于幽王,幽王见姒,惊为天人,甚爱,遂立为妃,褒珦也被释放了。幽王得姒,甚宠,褒姒虽生得艳如桃花,却冷若冰霜,进得宫来从未笑过。幽王为博褒姒一笑,不惜想尽办法,褒姒依终日不笑,于是,幽王悬赏大臣求计,若引得褒姒一笑,赏金千两,这便是成语“千金一笑”的来历。
佞臣虢石父提议用烽火台一试,古代的烽火都是为军事专用,都城到边镇要塞,沿途遍设烽火台。若有敌情,值守的哨兵立刻在台上点燃烽火,邻近烽火台也相继点火,向附近的诸侯报警,诸侯见了烽火,知道京城告急,遂起兵赶来救驾。虢石父之计令烽火台平白无故点起烽火,招引诸侯前来白跑一趟,以此逗引褒姒一笑,犹如后世“狼来了”的开心形式娱乐美人。
3、最近书荒,喜欢看烽火戏诸侯、骁骑校等的书,请问有什么好的推荐?(剑来已看完)?